最高院关于医疗纠纷司法解释(最高院关于劳动仲裁司法解释)

在线问法 时间: 2023.12.06
196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七条 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两种损害在赔偿适用的依据上不同,前者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后者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高院解释”),由此,两者在赔偿项目,赔偿额上有很大的差异,简单来说,医疗事故侵权的赔偿额远低于一般医疗损害的赔偿额。

医疗纠纷索赔

法律分析:医疗事故损害和一般医疗侵权损害(非医疗事故,也习惯称之为医疗过错)。两种损害在赔偿适用的依据上不同,前者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后者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高院解释”),由此,两者在赔偿项目,赔偿额上有很大的差异,简单来说,医疗事故侵权的赔偿额远低于一般医疗损害的赔偿额。在此,暂不讨论什么是医疗事故、什么是医疗过错,只讨论如何计算赔偿额。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七条 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关于医疗纠纷的法律条文有哪些

法律分析:我国有关医疗纠纷的法律有《民法典》,《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等。

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四十九条 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1)医疗事故等级;(2)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3)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关于医疗纠纷的司法解释

法律主观:

对于医疗纠纷可以采取双方协商;申请调解;提起诉讼等方式处理。处理医疗纠纷,应当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发生重大医疗纠纷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法律客观: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登记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参加和解的民事主体要具备的条件:1、患方主体要具备的条件(1)参加和解的患方要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与医院和解者一般需年满18岁。(2)参加和解的患方要具备主体资格参加和解的患方在法律上必须能够享有民事权利,依法承担民事义务。因此患方必须直接与医院发生利害关系,如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患者本人。若医疗纠纷中涉及的病人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如未成年人、精神病人、昏迷病人,此时与医院和解的患方只能是病人的监护人。具体的监护人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规定,如《民法通则》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主要是父母,还有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等。若医疗纠纷中涉及的病人发生死亡的,则其继承人具有与医院和解的资格,此时参加和解的患方必须是按顺序的某一顺序的所有继承人。《继承法》规定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具备主体资格的患方既可亲自参加和解也可委托代理人参加和解或与代理人一起参加和解。虽然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但为了避免日后可能的纷争,委托代理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在授权委托书上应有患方和代理人的签字、应当写明代理人的姓名、代理事项、权限和期间。2、参加和解的医方要具备的条件如医院的法定代表人即院长参加调解,则代表医院的行为,其和解行为合法有效。如其他医院人员参加和解原则上应有医院的授权委托书,并在协议书上盖上医院公章。最好是医院领导会议上明确医疗纠纷的医院和解人和和解金额的权限,并形成会议纪要存档。

最高院医疗纠纷裁判规则14条

法律主观:

最高人民法院最新裁判规则 1.以自己行为违法为由主张 合同无效 ,有悖诚信原则 ——义务人以自己行为违法为由,推翻先前自愿达成的协议,用以拒绝应负债务偿还责任,有悖诚信,法院不应支持。 2.以客户交易结算专用账户资金出质,并非一定无效 ——证券 公司 以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专用账户内的自有资金,违规为他人债务提供 质押 担保,并不因此导致质押无效。 3.“首期款未按期支付的本协议作废”,应如何理解 ——合同双方以实际行为变更约定的“本协议作废”前提条件,嗣后一方又以原约定条款主张权利的,法院不予支持。 4.法院的生效判决,不能产生与登记相同的公示效力 ——案外人在 强制执行 程序中以变更申请人的方式,直接将执行回转标的物登记在自己名下,不受物权公示原则保护。 5.非善意处分生效判决标的,不属 合同解除 法定情形 ——相关利害关系人在原审裁判生效后刻意制造新的法律关系,对标的物进行非善意处分,不属于合同解除法定情形。 6. 诉讼费 用负担的决定,系由法院依职权作出的行为 ——当事人不服法院对诉讼费用负担决定,可依法向法院申请复核,但不得单独对法院关于诉讼费用的决定提起上诉。 7.法院可通过间接证据形成的证据链条认定案件事实 ——在无直接证据的情况下,法院可利用高度盖然性及日常生活经验法则,通过对间接证据的分析,来认定案件事实。 8.因履行无名合同发生纠纷,应严格按约定内容执行 ——因履行无名合同发生纠纷,须严格按合同约定内容而非《 民法典 》有名合同的规定来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9.重复保险中的部分保险人,有权向其他保险人追偿 ——部分重复保险人赔付被保险人后,就已支付的 赔偿金 额超过其应予分摊的责任金额,有权向其他保险人进行追偿。 10.不能以判决支持额,认定 财产保全 申请是否有过错 ——仅生效判决中相关金额与申请保全金额不一致事实,不足以认定财产保全申请人存在主观过错从而令其承担责任。 以上就是“最高人民法院最新裁判规则”的相关知识,希望大家能够多多了解,如果在以后遇到合法的权益被侵犯的情况,就可以通过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情况比较复杂, 也提供 律师在线 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 法律咨询 。

医疗纠纷适用什么法律

法律主观:

在医疗纠纷的处理中,选择了不同的案由,对于法律的选择就可能不同。而不同的法律适用对患者而言就具有不同的法律意义。 一般适用《民法典》有关规定

法律客观:

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医疗纠纷的案由有三种:1,医疗服务合同纠纷;2,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3,一般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三种不同案由适用的法律依次是《合同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民法通则》等法律规定。很显然,合同纠纷自然要适用《合同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行政法规的规定,对此不具争议;但在医疗侵权纠纷上则争议颇大,如前所述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和医疗损害赔偿纠纷的法律属性相同,都属于侵犯人身权引发的侵权纠纷,本应适用统一的法律规定,然而实践中则形成医疗损害赔偿纠纷适用《民法通则》和《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而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配套的的法规文件的局面。由于适用《人身损害解释》的赔偿数额远远大于适用《条例》,因此原告大多选择以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为案由提起诉讼,导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边缘化,暴露出允许“医疗事故”和“医疗损害”两种案由并存的弊端。虽然2003年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下发“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试图协调《民法通则》、《人身损害解释》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处理医疗纠纷案件时的法律适用问题,但因为各级层法院内部的意见不一致,无法短时间内达到统一。为解决这个问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院都在积极研究和探讨有效解决办法,北京市高院与2005年7月13日率先出台《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对诉辩事由、举证责任、医疗鉴定赔偿责任等具体法律问题做出指导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正在蕴酿出台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司法解释

医疗纠纷立法进程

前语:由于工作原因,我已有几年未发表与医疗纠纷相关文章,现根据具体情况,不定时更新一些总结和心得,且不限于医疗纠纷相关观点,请大家踊跃指正。以下为正文。

经查询,从2010年起至今,因医疗关系发生的民事纠纷从几十件迅速递增至几千上万件,而其中主要是以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占大多数。那么人们处理医疗损害纠纷的法律法规又是怎样发展和变化的呢?

1987年6月29日,国务院发布《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作为专门处理医患关系的首则规定。

2002年4月4日,为更好的处理医患纠纷,国务院发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同时废止了《医疗事故处理办法》。

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内容上增加了医疗事故赔偿、调整医学技术鉴定改由医学会负责、加大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责任、明确患方复印病历资料等权利,成为了当时处理医患纠纷尤其是医疗事故的重要法律法规依据。

2009年12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侵权责任法》,自2010年7月1日起实施,其中包含对医疗损害责任的法律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均可据此依法向人民法院主张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因与侵权责任法等法律规定相冲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在最高院发布的法释[2013]7号文件中被废止。结合实践,认为虽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并未被明文废止,但自《侵权责任法》实施后,关于医疗纠纷已不宜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处理,而按照《侵权责任法》适用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相关规定处理会更加有理有据。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侵权责任法》同时废止。此后,处理医患损害纠纷将按照《民法典》第七编侵权责任第六章医疗损害责任的相关规定进行维权处理。

从1987年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到如今的《民法典-侵权责任篇》,医疗纠纷的立法历程经历了慢慢长路,愈发完善。希望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大家能齐心建设良好医患环境!

下面摘录《民法典》医疗损害责任相关法条: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千二百一十九条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具体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明确同意;不能或者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明确同意。

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千二百二十条 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条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三)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

第一千二百二十三条 因药品、消毒产品、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患者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的,医疗机构赔偿后,有权向负有责任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者、血液提供机构追偿。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一)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

(二)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

(三)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

前款第一项情形中,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也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一千二百二十五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填写并妥善保管住院志、医嘱单、检验报告、手术及麻醉记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病历资料。

患者要求查阅、复制前款规定的病历资料的,医疗机构应当及时提供。

第一千二百二十六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保密。泄露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二百二十七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违反诊疗规范实施不必要的检查。

第一千二百二十八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干扰医疗秩序,妨碍医务人员工作、生活,侵害医务人员合法权益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民法典》中关于医疗纠纷的处理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中关于医疗纠纷的处理

(一)、《民法典》实施后,医疗纠纷的类型将发生变化

医疗纠纷特指在医疗活动中,医患双方对医院的医疗服务行为及其后果和原因产生异议时所引发的纠纷。在实践中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狭义的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医疗后果及其原因认识不一致而发生医患纠葛,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或司法机关提出追究责任或赔偿损失的纠纷。广义的医疗纠纷是指病人或家属对患者诊疗护理过程不满意,认为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有失误,或者医疗机构存在其他违反医疗服务合同的行为,对病人造成不良后果、伤残或死亡,以及诊疗过程中,加重了病人痛苦等情况,要求卫生行政部门或司法机关追究责任或赔偿损失的纠纷。

1、《民法典》实施前的医疗纠纷类型

《民法典》实施前,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医疗纠纷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医疗侵权纠纷,这种情况又可以分为医疗事故纠纷和非医疗事故的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二是医疗服务合同纠纷。其实,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的医疗纠纷分别严格归属于这两大类型中的某一个,而是常常发生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竞合,即一个医疗纠纷既可以请求侵权损害赔偿,也可以请求违约损害赔偿。本文根据医疗机构侵权和履行义务行为对产生纠纷所起的作用的大小以及患方诉讼所选择的责任追究方式,区分为医疗侵权和医疗服务合同两类纠纷。

2、《民法典》实施后医疗纠纷的类型

《侵权责任法》实施后,医疗纠纷从大的方面仍分为两种类型:医疗服务合同纠纷和医疗侵权纠纷。不同的是,医疗侵权纠纷不再区分医疗事故纠纷和非医疗事故的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民法典》第七章专章规定了医疗损害责任,其中所规定的医疗损害方面的损害赔偿不再区分医疗事故与非医疗事故。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中的损害赔偿统一适用《侵权责任法》的规定。

(二)、《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和《侵权责任法》对下面问题的规定存在冲突:

1、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

(1)医疗事故等级;

(2)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3)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而《民法典》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只有构成医疗事故的,医院才承担赔偿责任。而根据《侵权责任法》则是只要医院和患者存在诊疗关系、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并且医疗机构有过错,医疗机构就应该赔偿。

2、医疗事故鉴定。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是否构成医疗事故需要通过医学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来确定,从而确定医疗机构是否应该承担赔偿责任。然而众所周知,医疗事故鉴定是由医学会组织专家进行的“秘密”鉴定,鉴定结论也没有负责人签字,这种鉴定对患者的不公正是不言而喻,有目共睹的。而根据《民法典》,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的前提条件并不要求一定要构成医疗事故,所以就无需进行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3、医疗损害赔偿范围及标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的规定中,不仅死亡赔偿金并没有列为赔偿项目,而且条例规定的范赔偿围比较窄、标准比较低。很明显,构成医疗事故的都是医疗损害中比较严重的部分,但是死亡患者家属拿到的赔偿却比非医疗事故的医疗损害致死的情况少,这显然是违背法理,有失公平的。而《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可见《民法典》规定了死亡赔偿金,赔偿的范围及标准都比《条例》规定的更为合理、公平。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作为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是下位法、旧法,根据上位法优于下位法、新法优于旧法的法律适用原则,对上述存在的冲突应该适用《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

(三)、《民法典》实施后,医疗纠纷的归责原则和举证责任分配将发生变化

1、实施前,我国的医疗侵权纠纷依据《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的规定,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中的推定过错责任

推定过错责任是指在行为人不能证明他们没有过错的情况下,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应承担赔偿损害责任。也就是说,在适用推定过错责任的场合,行为人要不承担责任,必须就自己无过错负举证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四条第一款(八)项的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医疗机构要对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可见,在《民法典》侵权编颁布之前,医疗纠纷在举证责任分配上实施的是举证责任倒置,医疗损害纠纷的过错、医疗行为与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在于医疗机构,医疗机构不能举证证明医疗行为无过错、损害结果非为医疗行为所导致,就要承担举证不利的后果。而且,医疗机构的举证责任在两方面:一是医疗行为无过错,二是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2、《民法典》实施后,我国的医疗侵权纠纷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归责原则是:过错与特殊情况下的过错推定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该条对于医疗纠纷归责原则的规定是:过错责任原则。过错责任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即患者一方要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如患者不能证明医疗机构有过错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就要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本条规定的患方举证责任仅在一个方面——过错,这也是不同于《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四条第一款(八)项规定的地方。如果让患者对于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负举证责任,对于不懂医疗专业的患方来说过于苛求,不利于保护患方的利益。因此,患方的举证责任仅限于过错的举证责任分配,对于患方和医方来说都是比较客观,不偏不倚的。

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

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三)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本条规定的是过错推定责任,一般情况下的过错推定责任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是,举证责任倒置,即在上述三种情形下,患方不需要就医疗机构的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而是由医疗机构就其在此三种情形下无过错承担举证责任。但是,上述三种情形需不需要再由医疗机构证明自己无过错还是值得商榷的,因为,这三种情形所表现的医疗行为本身就是过错的体现,一般情况下的这些行为已经直接反映出医疗过错的存在,应该直接认定医疗机构有过错即可。但是,也不能排除有其他原因产生的这几种情形的存在。所以,对于那些医疗机构确实能够证明这些行为本身存在不可归责于医疗机构的原因时,应该给医疗机构举证证明的机会。

《民法典》实施后,简化了处理医疗纠纷的程序,缩减了处理医疗纠纷所花费的时间,消除了医疗纠纷处理上存在的标准差异,更大程度上体现了民事公平原则,有益于医疗纠纷的高效、公平解决。

最高院关于审理医疗纠纷案件的司法解释什么时候实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纠纷案件的司法解释并未实施。

但各省市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司法解释或指导意见。比如《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患纠纷调处工作的意见》、《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医疗过失赔偿纠纷案件办案指南》等 。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在线反馈】

一方收入低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不足以维持正常生活水平的,能要求另一方扶养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九条规定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 需要扶养的一方,在另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有要求其给付扶养费的权利。
2023-09-05 10:51

最高院关于医疗纠纷司法解释(最高院关于劳动仲裁司法解释)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七条 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 ...
法律
196热度

仲裁期间公司注销了怎么办

劳动裁决成功后,用人单位未执行裁决注销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变更公司股东为被执行人,让股东履行判决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 ...
2023-11-28 16:25

关于民间借贷利息最新司法解释(最高院关于民间借贷利息最新司法解释)

如何收取超额民间借贷利息之最新司法与理论动向民间借贷,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民间借贷中关于利息违约金的法律规定关于利息违约金24规定如下:首先,逾期利息应该认为 ...
法律
723热度

合同转让后仲裁协议对受让人有什么法律效力啊

合同转让后仲裁协议对受让人的法律效力: 1、合同一方当事人将自己的权利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受让人的,合同中的仲裁该协议对受让人也发生法律效力。 2、如果在合同转让时,受让人不知道有仲裁协议的,该仲裁协议对受让人不发生效力。 法律依据 ...
2023-11-24 15:44

劳动仲裁需要什么手续(如何申请劳动仲裁需要什么手续)

下面给大家整理申请劳动仲裁立案必备材料:申请人是劳动者的:1.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2.被申请人信息即企业资料查询卡3.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4.劳动仲裁申请书5.授权手续6.地址确认书申请人是用人单位的:1.《营业执照》复印件2.《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 ...
法律
510热度

离婚可以仲裁么

离婚是不能仲裁的。能够申请仲裁的案件是涉及财产关系的,离婚涉及到身份关系,是不可以申请仲裁的。离婚的方式有两种,夫妻双方可以选择协议离婚也可以选择诉讼离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 ...
2023-11-20 15:53

劳动仲裁超过15天还能起诉吗(劳动仲裁超过15天还能起诉吗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第3条规定:以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60日期限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 ...
法律
13热度

最高院关于建设工程司法解释(最高院关于建设工程司法解释一)

二○○八年十一月三 问题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8年9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52次会议通过) 为了依法及时有效地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2007年10月修 ...
法律
632热度

公司三个月没交社保怎么赔偿(劳动仲裁不予受理6个条件)

三、不交社保会怎么样用人单位不交社保后果: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公司三个月试用期不交社保可以要求赔偿吗法律主观:试用期不交社保,若劳动者提出 ...
法律
546热度

劳动仲裁可以申请哪些赔偿(劳动仲裁可以申请哪些赔偿损失)

劳动仲裁赔偿标准劳动仲裁赔偿标准: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一、劳动仲裁可以申请哪些赔偿1、劳动仲裁可以申请的赔偿如下:(1)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 ...
法律
643热度

仲裁合同纠纷怎样处理(打一场劳动仲裁多少钱)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三条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民中华人民共和国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 ...
法律
112热度

离职后公司拖欠工资多久算违法(劳动仲裁咨询免费24小时在线)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后,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别责令限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计算,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 ...
法律
389热度

民间借贷司法解释2015(最高院关于民间借贷司法解释2015)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法律依据】《最高人民 ...
法律
682热度

劳动仲裁后单位不服单位可以起诉吗(劳动仲裁胜诉后为何公司都会上诉)

因此,笔者认为,应当由用人单位举证证明争议发生时间,如果用人单位不能举证,则应认为劳动者提起仲裁没有超过时效,劳动报酬纠纷是劳动纠纷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条规定,在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 ...
法律
327热度

不交社保双倍工资赔偿(没交社保劳动仲裁赔偿一览表)

入职不交社保怎么赔偿法律主观: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 1、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3、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应从第二个月起支付双倍工资(最多11个月),补交社保解除劳动关系除要求单位支付你工资、押金 ...
法律
540热度

仲裁和诉讼的关系(劳动仲裁和诉讼的关系)

劳动争议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对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裁决或决定而起诉的劳动争议案件,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和判决,并对当事人具有强制执行力的一种劳动争议处理方式,4、程序不同劳动争议仲裁只有一审,仲裁裁决作出并送达后,仲裁程序即终结 ...
法律
526热度

拖欠工资几天可以劳动仲裁(拖欠工资几天可以劳动仲裁吗)

申请仲裁的流程: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俗称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拖欠工资劳动仲裁几天能解决法律分析:关于申请劳动仲裁要多久,如果双方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 ...
法律
24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