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不出抚养费被起诉有什么后果,抚养费没给被起诉了怎么办
在离婚后,如果一方未能按照判决或协议支付抚养费,另一方有权起诉,追究其法律责任。未支付抚养费被起诉将可能面临各种不利后果,包括罚款、强制执行等。建议离婚双方在协议离婚或诉讼离婚时,在相关协议或判决中条款清晰具体地规定抚养费的支付方式和时间等细节,以避免未来的矛盾和纠纷。
原因:
在离婚时,双方必须解决子女抚养费的问题。抚养费是离婚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和教育费用,通常由父母之一或双方按比例承担。按照《婚姻法》的规定,离婚后未成年子女的赡养教育由其父母承担。如果一方未能按照协议或判决支付抚养费,则另一方有权起诉,要求对方承担法律责任。
问题解决方式:
如果一方未支付抚养费被起诉,其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履行支付抚养费的义务,以避免后续不良影响。具体措施包括:
1.与另一方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尽快履行支付抚养费的义务。和解协议应当明确抚养费的数额、支付期限、支付方式等关键内容。
2.如果在协商和解协议时未能达成一致,被起诉方可以组织证据,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证据可以包括银行流水、支付凭证、邮寄单据等。
3.如果一方拖欠抚养费长期不支付,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进行强制执行,通过法院裁决追回欠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子女的抚养和教育一般由父母双方共同承担。父母一方死亡或者无行为能力的,由另一方承担。父母离婚后,未成年子女的抚养和教育问题由父母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未成年子女的实际需要和父母的经济能力判决。”
案例分析:
2019年,某市A夫妇离婚后,B方获得一名7岁的儿子的抚养权。但是,A方长期未按时支付约5000元的抚养费,B方无奈之下将A方告上法庭。法院确认A方存在不履行法定赡养义务的行为,并判决其支付抚养费近2万元。但是,A方仍旧不愿意履行判决,导致B方只能通过强制执行,才得到了应有的赡养费。
预防方法和总结:
离婚前,双方应该尽可能地协商,签订明确的协议,包括抚养费的具体数额、支付期限、支付方式等细节内容,避免将来发生矛盾和争议。如果遇到未支付抚养费被起诉的情况,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履行自己的义务,以避免不良后果。对于未支付抚养费被起诉的一方,最好寻找专业律师协助解决纠纷,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